港股创新药刚创完新高就蔫了,10%的回撤只是开胃菜。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板块不跌15%都不算正经调整。
这回跌主要是因为“预期打架”:企业赚钱能力明明在变好,但之前吹起来的港股宽松预期突然熄火了。
我已经提前砍掉80%仓位,现在就是揣着现金等黄金坑。 创新药龙头们出海订单哗哗签(比如康方生物120亿授权给辉瑞),国产药进医保速度越来越快,业绩底子其实挺硬。
恒生科技更憋屈。 今年一季度猛涨全靠DeepSeek大模型这种黑科技带节奏,但最近新鲜事儿断档了。
外卖三巨头还在死磕价格战:美团、饿了么每天塞我18.8元红包,京东更直接,“我们把广告费省下来贴补电器价格”!
巨头内卷到这份上,板块暂时飞不动也合理。不过恒生科技整体市盈率不到20倍,比历史上90%的时候都便宜。
新能源车一边涨价一边暗斗。特斯拉靠改款Model Y杀回销量第一,逼得国产车拼智能驾驶、拼超充速度。
传统车企也没躺平,5月燃油车促销价比电车还狠。 东哥说了大实话:“客户图便宜才来我这买电器”,现在卖车逻辑也差不多。
消费股玩起冰火两重天。 泡泡玛特盲盒、老铺黄金这些新消费涨得欢,白酒酱油老龙头们却跪着起不来。
某公募新规直接搞“禁酒令”:带酒字的菜连报销都不行! 财务的原话是:“酒酿圆子? 谁能保证它不是茅台酿的? ”
更扎心的是,国家对家电汽车的补贴稍微少一点,相关股票立马死给你看。
航天航空的泡沫被戳破了。 法国航展第一天板块象征性涨了涨,第二天直接跳水。
市场现在铁了心:没利润的概念股一概不认。
港股红利指数突然不香了。 7.88%的高股息率都扛不住砸盘,据说保险资金正偷偷调仓。
但有些高股息其实是陷阱:比如负债率奇高的地产股,股息再高也架不住暴雷。
现在我的策略就三条:现金攥紧,等跌透再捞;持仓分散,单只基金最多买15%;回撤超10%必须止损。
具体抄谁? 等子弹飞进黄金坑,我亲自下场时会发信号!
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