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所有参战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英法、德日以及中苏等国无一幸免,各种资源和财力消耗殆尽。而唯一在这场灾难中获益的国家便是美国,凭借着战争带来的利润和对外援助的优势,美国不仅度过了战争,还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开始主导西方资本主义阵营。1950年,为了维护在东亚的战略利益,美国毫不犹豫地派兵干涉朝鲜内战,这一决定也促使其一系列资本主义盟友紧急派兵支援,显示对美国的忠诚。其中,荷兰派出的兵力相对较多,组成了一个约800人的加强营,隶属于美军第2师的战斗序列。
荷兰与亚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晚期。当时,荷兰商人通过与中国广东的贸易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为了进一步扩展商业利益,他们曾向明朝请求租借一座岛屿作为中转站,便于货物转运。然而这一请求被明朝拒绝,荷兰人于是转而采用暴力手段,强占了台湾岛,开始实施殖民统治。尽管荷兰人的统治最终被郑成功驱逐出境,但他们并未因此退出亚洲。在东南亚,荷兰人继续进行殖民扩张,压榨当地劳动力,掠夺香料、橡胶等资源,获取了大量的暴利。
展开剩余71%二战期间,荷兰在遭受德国入侵时失去了对东南亚的控制,其殖民地的统治几乎完全中断。直到德国战败,荷兰才逐渐恢复了对这些领土的控制。与此同时,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支持,开始帮助欧洲恢复重建,特别是对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援助,目的是抵抗苏联的扩张。在此背景下,荷兰为了获得更多的美国援助,决定参与朝鲜战争,实际上是为了在美国的庇护下争取更大的经济支持。
荷兰的军队自视甚高,对东方军队颇有轻视。他们认为中国的志愿军战斗力较弱,远远不是西方军队的对手。因此,当荷兰军队在朝鲜半岛登陆后,他们积极请求与联合国军一同出征,参与前线作战。此前,由于英国和土耳其部队接连在战斗中被志愿军击溃,美军在朝鲜的侧翼暴露,险些引发更大规模的灾难。为了避免荷兰部队也遭遇相同的命运,麦克阿瑟和李奇微等美军指挥官并不愿意将荷兰部队投入前线作战,而是将其安排在后方担任预备队或警戒部队。然而,荷兰军队对此并不满意,他们认为既然美军能在与志愿军的交锋中占据上风,他们也可以轻松击败志愿军,甚至做得更好。
然而,事实远比荷兰人预期的要残酷得多。1951年初,志愿军决定发起一场局部反击战,目标是消灭在横城一带的联合国军,打破敌人的战略部署。由于装备上的差距,志愿军选择绕道而行,通过快速穿插敌人的阵地,发动突袭,实施“中心开花”战术。志愿军的351团便是其中的一支突击队,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了一支韩国军队,迅速将其歼灭,并穿上敌军的军服,伪装成韩国军人继续向南穿插。没过多久,志愿军便遇到了正在赶往交通要道准备与韩军换防的荷兰营。
荷兰营的士兵看到“自己的战友”穿着韩军制服,开始用韩语与他们沟通,请求停火。由于荷兰营没有意识到自己遇到的是敌人的伪装部队,他们并没有立刻开火,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当荷兰军队意识到自己遇上了志愿军时,已经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志愿军迅速占据了制高点,实施全方位的压制,荷兰营顿时陷入混乱,部队瞬间四散溃逃,几乎没有反抗能力。仅仅20分钟,荷兰营就被全歼。
事后,荷兰方面并未公布自己的伤亡情况,也没有再派遣新的部队支援朝鲜战场。显然,这场战斗让荷兰军队对志愿军的强大战力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意识到与中国军队对抗并非易事。直至1960
发布于:天津市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