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步履匆匆,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易被忽视。许多人看似无剧烈运动,却步履蹒跚、言语含糊,甚至持物不稳,背后可能与“髓亏痰瘀”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中,“髓海空虚”并非单指骨骼之髓,而是指脑为髓汇聚之处。肝肾不足则精血衰少,痰瘀阻滞经络,导致脑窍失养,引发肢体失控。正如《灵枢》所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如何识别髓亏痰瘀型共济失调?可观察以下征象:
舌脉特征:舌质淡紫、苔白腻或见瘀斑,脉象细涩如轻刀刮竹,提示气血凝滞、痰浊内蕴。
运动失控:步态如醉,双足踏棉,持筷颤抖,书写渐成锯齿,皆因小脑失于统摄。
筋肉异常:下肢萎软而肌肉僵硬并存,偶见不自主抽动,此乃“血不荣筋,痰阻经隧”之兆。
言语障碍:语速迟缓如齿轮卡顿,音节重复,严重者构音含混,犹如含水言语。
展开剩余57%神机失用:思维迟滞却夜寐不安,记忆衰退伴随情绪淡漠,此为清阳不升、痰蒙神窍之候。
病机核心在于“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司运动。若久病耗伤、年老体衰或过劳暗耗,致使:
肾精亏虚则髓海空虚,如灯油渐枯 肝血不足则筋膜失濡,似机械生锈 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形成阻滞 气机不畅则血行瘀滞,加重萎废加之现代人熬夜伤阴、久坐耗气、饮食肥甘,更易加速此病理进程。痰瘀互结,阻滞脑络,终致小脑失养而萎缩。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如春雨润泽枯木
丹参1活血通络,似湍流冲刷河道瘀堵
石菖蒲化痰开窍,好比晨钟唤醒蒙昧神识
龟甲 滋阴潜阳,犹如为髓海注入活水
白术 健脾运湿,断绝痰浊生化之源
全蝎 搜风通络,仿若精准拆除神经阻滞。此方攻补兼施,通养结合,但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全蝎,肢冷畏寒者当佐桂枝。
病程发展阶段不同,调治侧重各异:初期肢体微颤、步态不稳,侧重补肝肾、化痰湿。中期吞咽呛咳、言语謇涩,加强息风化痰、通利咽喉。晚期卧床挛急、二便失禁,需阴阳双补、固摄下元
日常可辅以“金鸡独立”平衡训练(需家属陪护),饮食添加核桃黑芝麻糊,避免生冷粘腻碍胃之物。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