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电力设备行业当下正稳步迈入“网内+网外+出海”三轮驱动的新发展周期,且2025年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在网内需求方面,景气度延续,特高压建设提速。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突破6000亿元。2025年国网投资预计有望超过6500亿元,南网也计划投1750亿元,且从中期来看,仍有可观的上行空间。不仅如此,特高压建设也全面提速,2025年计划投产 “两交五直” 工程,储备项目更是多达 “十六交十二直”。同时,技术迭代成为驱动增量的关键因素,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在适配新能源并网与海上风电输送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方向,有力带动了换流阀等核心设备价值量的显著提升。
网外需求同样不容小觑,主要由新能源并网与数据中心两大赛道蓬勃发展所推动。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催生了对升压变等设备的巨大需求,且单GW价值量高于传统能源。与此同时,数据中心(AIDC)领域正经历电气化革命,全球AI 算力竞争日益激烈,微软、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加码数据中心建设。高功率密度机柜的广泛应用推动配电系统全面升级,使得液冷、UPS、变压器等相关设备需求激增。此外,制造业与用电侧也形成有力支撑,工业复苏与算力基建共同构筑起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出海需求已然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一极。2025年1-4月变压器出口额就超13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0%。在区域结构上持续优化,新兴市场(亚非拉、中东)占比达65%,欧美高端市场也实现同步突破,沙特柔直(30亿元)、巴西特高压(260亿元)等标志性项目充分彰显了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的技术输出能力。而全球视角来看,电网升级存在刚性需求,风光波动性并网、设备老化替换以及制造业回流等多重因素,将持续驱动海外市场保持高景气度。
电力设备行业的成长性持续得到验证,确定性愈发凸显。从业绩表现来看,40家上市公司中80%的业绩达到预期,60%的公司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其中40%的公司增速更是超过2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特高压工程核准进程加快,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逐步落地,推动相关设备需求持续增长;海外订单保持高位增长,为行业拓展广阔空间。现阶段电力设备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行业内公司凭借业绩支撑,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静待市场企稳催化。
"
一、网内+网外+出海,
2025年电力设备景气度延续
与十年前相比,电力设备行业的增长动力已不再局限于电网侧,而是形成了“网内+网外+出海”三轮驱动的新格局。2024年国内电网设备市场预计总规模约为18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025年国家电网的投资规模有望超过6500亿元,中期调整仍有上行空间,网外和出海需求持续保持高景气态势,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不仅景气度高,而且确定性强
2024年国内电网设备市场预计总规模约为18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网内、网外以及出海三轮驱动。(1)网内需求作为行业的基本盘,表现稳健。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 13%,重点投向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县域电网互联互通及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与此同时,南方电网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730亿元,同比增长24%。(2)网外需求则是行业增长的增量主力。网外主要包括发电侧和用电侧。在发电侧,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2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风电新增装机79GW,同比增长5%;地面光伏新增装机159GW,同比增长33%;储能新增装机42GW,同比增长97%;水电新增装机14GW,同比增长79%;以及核电新增装机4GW,同比增长184%。尽管火电新增装机54GW,同比下降7%,但新能源项目的逐级汇流升压需求,使得1GW的设备价值量高于传统火电和水电。用电侧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10%,这一增长主要依据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 以及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推测,算力发展使得AIDC成为趋势。(3)海外需求是行业增长的重要动能。2024年国内电力设备出海规模600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电表等重点品类直接出口额分别增长27%、24%、10%。新兴市场与欧美市场占比约为65%比35%,新兴市场成为出海主要增长点。
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度将延续,确定性持续兑现
网内需求:预计2025年国内电网投资超6500亿元,国家电网投资有望超过6500亿元,中期调整仍有上行空间,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7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已有6条直流工程纳入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数条交流(新增/扩建)项目待核准,预计二季度将有数条直流竣工。同时,750kV等高压产品招标增量明显,2025年以来已释放大量订单。后续需关注特高压推进节奏(核准/招标)、十五五电网规划、核心公司份额与业绩兑现情况等。电力设备公司股价核心矛盾在于订单,关注订单与业绩共振催化落地机会。
出海需求:全球新能源装机增长+电网升级改造+制造业回流+数据中心等用户侧增量,将持续推动海外需求向好,总体供需偏紧。电力相关变压器(约16kVA以上)2025年1-4月累计出口超130亿元,同比高增50%左右。欧美市场壁垒高但空间大,亚非拉、中东等市场壁垒相对较低。出口北美产品面临一定关税风险,建议重点关注中东、欧洲、亚非拉市场增量。
网外需求增长强劲、数据中心配套:2025年发电侧风电装机预期强劲,预计达110GW,同比增长40%,核电预计核准10台机组。用电侧2025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制造业固投增长8.8%。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已成为全球趋势,其配套电气设备将显著增长。配电系统在算力建设中成本较高,涵盖电源、变压器(配电)、开关柜、UPS、柴油发电机等。其他重要技术趋势还包括BBU和超级电容。预计在2025-2026年,国内电力设备公司将在下游数据中心驱动下,实现业绩增长。
1.1 网内:景气度延续,特高压建设提速
2025年电网建设景气度延续。2025年Q1国家电网投资达978亿元,同比增长27.7%,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其中,1-2月电网投资额达436亿元,同比增长33.33%,保持高增速。一季度在建特高压工程全面复工并进入满负荷、高强度施工状态,累计完成特高压投资额达172亿元。国家电网于2025年初公布全年投资规模有望首次超6500亿元,中期调整仍有上行空间,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7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全年景气度确定。
特高压
2025年特高压招标推进节奏较2024年提速,全年预计投产“两交五直”,“十六交十二直”储备充足。2024年末,特高压招标推进节奏略慢,但2025年Q1电网建设节奏明显提速。2025年1-4月,电网投资同比增加25%,近期陇东-山东特高压已投运。2025年1月,大同-天津南交流特高压设备公布中标结果,涉及新建3个变电站及扩建1个变电站,招标规模庞大,达到50亿元。同时,甘肃-浙江全球首条送受端双柔直的核心设备首次招标落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2024年Q4,国网公布特高压第五批设备的中标结果,主要针对甘肃浙江线路核心设备进行招标(除换流变等),招标金额超过80亿元,其中柔性直流换流阀价值量达43.5亿元,显著高于常规直流线路,显示出较大的增量弹性。2025年Q1,完成了该线路的换流变、穿墙套管等核心设备招标,金额超过30亿元。此外,烟威、海阳辛安核电送出两项特高压工程已于2025年元旦前后核准落地。2025年第一批特高压设备招标需求主要来自烟威工程和平圩电厂,招标总额约 20亿元。2025年预计将投产“两交五直”,未来几年或将开工“十六交十二直”,特高压线路储备充足。根据中国能源报,2025年将投产特高压线路“两交五直”,未来几年,列入计划可能开工特高压“十六交十二直”,“十五五”景气度持续。
国网在海外特高压及柔直输电领域接连取得重大进展。2024年4月,国网启动沙特中南、中西柔直换流站项目招标,涉及送受端共12套柔直换流阀,预测招标规模将突破30亿元;同月,国网还与巴西方面签署“巴西东北特高压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80亿雷亚尔(约合26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计划于2029年投运,特许经营权期限长达30年,整体规模与国内一条直流输电线路相当,有望有力带动中电装、南瑞集团及核心配套设备企业协同拓展海外市场。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尤其适合新能源并网。该技术通过采用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的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克服了常规直流技术的缺陷,适用于风光远距离传输及受端多端互联,解决了常规直流送入对电网的冲击问题,且无需依赖有源交流系统支撑。同时,柔直技术是海上风电输送的必然选择,因其能够满足孤岛电网的运行需求。在国内,柔直工程也广泛应用于网间柔性互济,如闽粤互联工程、大湾区中通道和南通道工程,均具备300万千瓦换流容量,可有效提升电网电力交换及事故支援能力。未来,特高压输电工程,尤其是直流线路,将成为解决新能源大基地消纳问题的关键工具。到2030年,规划建设的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约455GW,主要分布在沙戈荒地区,距离东部负荷中心较远,预计外送容量约300GW。假设单条直流特高压输送能力为8-10GW,预测“十五五”期间特高压直流线路规划数量约为20条。此外,直流线路的受端需要交流电网的支撑,因此交流电网也将随着直流建设的推进而带来增量需求。
输变电
2025年国家电网在输配电工程领域持续高增速。第一批工程中标金额达到152.39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组合电器、变压器、电力电缆分别中标43.94亿元、35.49亿元、25.24亿元,同比增长35%、34%、19%。此外,复合屏蔽封闭绝缘母线及通信网设备集成增幅显著,分别增长120%及109%。同时,第二批输配电工程招标数量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91%,表明其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1.2 网外:新能源并网+数据中心配套加速
网外需求包括新能源及非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方面,并网需逐级升压,变压器为刚需。2025年1-5月风电装机增长迅猛,前5个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46.28GW,同比增长134%,5月单月新增风电装机26.32GW,同比增长801%,截至5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1%。此外,光伏装机规模庞大,2025年预计全国新增装机250GW,同比增加4%左右。新能源配套需求虽总体增速放缓,但规模仍较高,存在结构化增量机会,尤其是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配套环节。非新能源方面,涵盖工业企业、基础建设、数据中心配套等。工业企业端需求相对企稳,2025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对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工业企业端需求保持稳定。整体来看,网外需求规模庞大,为变压器等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据中心AIDC配套
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呈显著增长趋势,人工智能发展为数据中心注入新动能。2025年1月,美国特朗普宣布“星际之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OpenAI等企业成立Stargate合资企业,计划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加码美国数据中心建设。2024年12月,中国国家数据局召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加速。行业龙头积极布局,Meta计划投资65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项目,包括建设数据中心;微软2025财年预计投入8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亚马逊2025年资本开支有望超过2024年的750亿美元。国内字节跳动预计2025年预留超1500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其中一半投向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全球数据中心向大规模、高功率密度、高能耗方向发展,单机柜功率可达12-24kW以上,供配电和冷却系统等基础设施要求提升,液冷等节能技术兴起。Statista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有望突破4500亿美元,2029年进一步攀升至6200亿美元以上。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增长。大模型如幻方Deepseek-R1的出现,使各国加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投资,以满足高算力需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至自动驾驶、科研计算、公共安全等领域,促进AIDC建设。技术从GenAI向Agentic AI、Physical AI演进,多模态大模型出现,为AIDC发展提供新空间。 政策层面,国家开展算力摸底工作,推动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优化AIDC市场格局。在“双碳”目标下,国内数据中心PUE管控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冷却、电源系统等技术升级,促使AIDC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1.3 出海:需求持续向好,“一带一路”需求旺盛
全球电力设备需求处于上行阶段。清洁能源转型导致电力需求大幅增加,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征,对全球电网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全球电网投资规模达到39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其中北美、中国、欧洲电网投资均超过800亿美元。据IEA报告,到2030年智能电网投资需翻倍,以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从增速来看,北美、中南美、非洲、中东、亚太地区投资增速较快。此外,发电侧风光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了并网升压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促使电网加大投入,以应对新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冲击。电网侧方面,发达国家经济体的设备较为老旧,更新换代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电源端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电气化的日益丰富,使得终端用电的占比和波动性增加,对设备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国家和地区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美国:美国电力设备需求多元化,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表现强劲。2021至2024年第三季度,大型项目(10亿美元及以上)累计规模约1.7万亿美元,其中15%已启动建设。数据中心占行业收入17%,过去12个月订单达12亿美元,保障未来三年收入,预计2024-2030年行业增速将达两位数以上。头部公司如伊顿,2024年第四季度电力相关累计订单达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欧洲:欧洲能源转型迫切,输电网建设持续推进,电力设备需求旺盛,尤其是输电端升级改造和扩建项目。西门子能源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比超50%,2025年电网科技业务收入预期从23%~25%提升至24%~26%,2028年整体收入复合增速预期为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电网类业务增速至少保持两位数。日立能源自收购ABB后,电网事业部成为盈利核心,欧洲和北美业务增长迅速。中东:中东地区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速快。沙特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30GW,2023年资本开支415.7亿沙特里亚尔,同比增长51.8%。输电领域投资191亿沙特里亚尔,同比增长151%,用于新建25座变电站和扩建2563公里输电网络;配用电领域投资178亿沙特里亚尔,同比增长13.9%,用于普及智能电表和更新配电设备。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表现强劲,面临挑战与机遇。从数据来看,2025年1-5月电力设备出口数据强劲。其中,逆变器、电力变压器、电表、开关、电缆分别出口240.04亿元、164.64亿元、24.97亿元、19.60亿元、9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5%、46.22%、9.33%、27.26%、36.75%。其中,电力变压器和开关增速较快。按出口地区划分,亚洲出口128亿元,同比增长38%;非洲出口34.5亿元,同比增长28%;欧洲出口113.2亿元,同比增长34%;北美出口15亿元,同比下降23.64%;南美出口13.1亿元,同比增长50%。亚洲市场整体表现稳健,尤其是电缆出口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户储需求。欧洲市场需求稳定,德国市场表现优异,同比增长129.28%。北美市场受关税政策影响,出口金额同比有所回落,但环比已企稳。非洲市场部分国家如尼日利亚表现良好,但整体波动较大。
二、电力设备企业及投资建议
在对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梳理分析时,可以发现企业的业绩增长与行业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在统计的40家公司中,80%的公司业绩符合或超出预期,60%的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业绩正增长,40%的公司业绩增速超过20%,这些数据彰显了行业成长性和业绩兑现度。从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网内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电网投资的持续增加,国网的招标规模和投资力度呈现爆发式增长,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拉动作用显著。在网外业务方面,数据中心、风电、储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都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企业的业务增长。
投资建议:现阶段电力设备市场虽有所回落,但板块内公司凭借业绩支撑仍具韧性,市场期待板块企稳及催化因素的出现
在国内市场,未来特高压头部公司有望迎来显著的业绩增长。国电南瑞(600406)和中国西电(601179)作为该领域增量规模最大的两家头部企业,国电南瑞凭借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龙头地位,其柔直换流阀业务对整体收入增长贡献显著;中国西电则依托其丰富且全面的一次设备产品矩阵,对核心一次设备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其业务增长主要集中在2025-2026年,其中南瑞的起量时间略晚于中国西电,这主要是受柔直招标节奏的影响。许继电气(000400)在柔直换流阀领域市占率较高,其业务增量明显,预计将于2026年左右率先起量,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而时代电气(688187)、赛晶科技(00580)则将受益于柔直IGBT的放量。此外,平高电气(600312)、特变电工(600089)、保变电气(600550)也有望实现明显增长,特变电工和保变电气主要受益于特高压项目中高价值量的变压器业务带来的增量,平高电气则主要得益于直流和交流GIS业务的增长。从节奏来看,交流项目设备的收入确认起量时间要快于柔直阀。
在网外市场,数据中心推动国产算力建设加速。随着数据中心向模块化发展,高压柴发渗透率提升,高端产品产能趋紧。受2025年中美关税影响,海外企业如康明斯、卡特比勒虽积极扩产,但新增产能多集中于海外基地,这加剧了国内柴发市场的短期供需错配,引发涨价预期。供应链格局改善及技术进步助力国内头部企业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潍柴重机(002236)。在配电系统领域,预制模组化与智能化成为发展主流。智算中心交付周期较短,预制化供配电模组以其占地小、交付快的优势,成为未来趋势。全球中低压变配电市场外资占优,但产能瓶颈使其交付周期延长。国内龙头企业凭借丰富产品矩阵和项目经验,有望扩大市场份额。配电系统预制化、集成化趋势明显,建议关注金盘科技(688611)、伊戈尔(002922)、明阳电气(301361)、盛弘股份(300693)、良信股份(002729)。在电源系统领域,功率提升是核心驱动力。机柜外电源方面,2024-2028年国内AIDC铅酸电池市场CAGR预计达45%,头部企业产能扩张较慢,短期供需紧平衡,涨价在即。随着AIDC能量密度和用电量增加,高压、高效成为趋势,预计到2028年海外/国内HVDC渗透率将分别提升至60%和30%,对应CAGR分别达128%和100%。巴拿马电源和SST方案也将逐步落地。机柜内电源方面,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推动服务器电源技术迭代,大陆电源企业凭借研发优势崭露头角。英伟达GB300将BBU、超级电容列为标配,创造新增量市场,国内电芯企业积极布局BBU领域,有望实现双轮驱动。建议关注禾望电气(603063)、科士达(002518)、科华数据(002335)、麦格米特(002851)、欧陆通(003026)、江海股份(002484)。
在出海业务方面,欧美市场规模大但壁垒高,美国市场受国际关系影响出口压力增大,我国企业在低电压等级市场有一定机会。相比之下,“一带一路”沿线的亚非拉地区需求旺盛,电网升级诉求高,对我国电力设备接受度高,出口壁垒低。我国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应链方面优势明显,且有国家政策支持,具备一定优势。建议关注思源电气(002028),其重点布局拉美区、非洲区、中亚区、中东与欧洲区、东南亚区等五大区域;平高电气(600312),凭借中标意大利ENEL项目切入欧洲市场;中国西电(601179),海外业务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金盘科技(688611),产品大规模出口至美国和欧洲市场,以及华明装备(002270),覆盖巴西、东南亚、俄罗斯、土耳其及欧洲市场;江苏华辰(001263),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东欧、非洲及美洲等地业务;国电南瑞(600406),开发南美、东南亚、中东地区市场;四方股份(601126),以东南亚为主并扩展至中东、非洲等地区;海兴电力(603587),依托五大海外区域总部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三星医疗(601567),在巴西、印尼、波兰、德国、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服务7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耕欧洲市场15年。
作者 I 翁欣
部门 I 中证鹏元 研究发展部
关注公众号向后台留言可获得更多报告转载请标明出处
]article_adlist-->欢迎关注#中证鹏元评级#视频号
]article_adlist-->新质生产力系列 | 固态电池产业链持续突破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军工:国防强军是大国刚需,大军工行业景气度恢复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关键矿产:大国博弈下中国关键矿产面临的挑战
新质生产力系列 | 量子计算:下一个AI?未来全球技术竞争关键点
新质生产力系列 | 自主可控:中美博弈下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新挑战
新质生产力系列|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PEEK轻量化材料需求爆发 (附转债)
新质生产力系列 | 机器人:华为、特斯拉巨头入局,AI驱动下机器人未来已来(附转债)
新质生产力系列 | 低空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的万亿时代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半导体材料:行业复苏,高端材料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新质生产力系列:半导体设备:晶圆厂扩产带动行业复苏,国产替代加速(附转债)
新质生产力系列 | 数字经济:国产算力崛起,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新质生产力系列 | 锂电:行业底部待回暖,关注出海及固态、快充技术革新
新质生产力系列 | 电力设备:国内特高压建设加速,全球电力设备景气度周期共振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问题终极途径,商业化进程加速
新质生产力系列 | 新通信:AI算力带动科技变革,ICT进入新一轮科技周期起点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光模块:AI算力驱动下光模块加速迎来1.6T时代,硅光渗透率有望提升
新质生产力系列 | 氢能:光储降价后绿氢平价进程加速,欧盟碳税加速绿氢发展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储能:国内大储需求高增,海外市场多点爆发
新质生产力系列 | 光伏:产能出清进行时,新一轮“双反”政策影响全球产业链格局
新质生产力系列 | 风电:深远海政策接连催化,海风乘势待发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证鹏元评级)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中证鹏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报告中观点仅是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
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