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程序化育儿”这个词,作为独自带娃、做家务、写自媒体的过来人。
我之所以能做很多事情,真的是因为我一直坚持程序化育儿,规范儿子的作息管理。
就拿我自身的经验来说,我从第二个月月嫂离开以后,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人独自带孩子至今,已经6年了。
从墨仔3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了自媒体写作,白天带娃晚上撸文,还兼顾做婴幼儿睡眠咨询。
墨仔睡眠、早教、大运动训练各方面都没有落下,这并不是在吹嘘或者炫耀我自己有多能干。
只是想说明一个人带孩子,只要安排妥当、遵循程序化育儿、固定作息流程,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育儿也不会有太多的麻烦。
总体来说,墨仔在规律程序育儿的影响下,非常好带,每天什么时段该干什么,他自己都能摸清楚,并没有出现那些烦人的、难搞的事情。
当然这和孩子的天生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论是活泼好动的孩子、还是安静内向的孩子,都需要程序化的生活作息管理。
展开剩余89%01程序育儿的积极价值◆有规律的程序育儿,能让孩子和大人一天的生活井井有条、不容易让人产生焦虑。
◆婴幼儿非常需要程序化的、有可预测性的生活模式,这是他们内在秩序感的需求,越有规律的孩子越好带。
◆婴幼儿的吃、玩、睡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不合理安排,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一天都会失去控制。
有时候和周围的宝妈们聊天,很多妈妈抱怨孩子怎么那么难带,一方面和自己心态有关系,一方面是缺乏程序育儿的经验。
每一天孩子的生活作息都是不一样的,完全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状况,这就很容易让人烦躁、焦虑了。
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这个科学的婴幼儿作息管理模式------EASY以及具体流程操作。
文末会附上0-3个月的婴幼儿一天的吃、玩、睡的具体安排,大家可以直接套用。
02什么是EASY婴幼儿科学作息管理模式EASY是著名的实战型育儿专家特雷西霍格提出来的。
E是指吃、A是指活动、S是指睡觉、Y是指属于家长自己的时间。
宝宝的白天都是在E-A-S这样模式下度过的。
EAS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某一方面的改变通常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
这套流程的核心内容在于玩。
很多家长总是把关注点停留在吃和睡上,今天宝宝没有好好吃奶,明天宝宝不好好睡觉。
但是很少关注到宝宝为什么不好好吃奶,不好好睡觉。
举个例子,月子里的宝宝不论吃奶和睡觉,大部分来说不会有太大问题,处在吃吃睡睡的状态,清醒时间也不长。
但是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吃奶也不专心了,也不愿意躺着总想被抱起来,各种需求也增多了,抱睡、落地醒、夜醒频繁等各种问题扑面而来,
家长会揪心于为什么宝宝吃不好睡不好了,但是如果细问宝宝一天的吃玩睡管理,会发现基本没有规律,或者还停留在前3个月的模式上。
无规则养育带来的影响会直接体现在睡眠和吃奶上。
EASY模式的宗旨在于:
◆让宝宝的一天处在吃-玩-睡的重复良性循环中,当然夜间除外,夜间只能是吃-睡。
◆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固定要做的事情,家长看一眼时间就知道宝宝现在需要做什么,不会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这个模式并不是用时间来限制宝宝,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必须要怎么样。
虽然我们看到程序育儿会给出每个月龄段作息模式的具体时间,但这个时间其实是坚持程序育儿以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EASY,宝宝是会逐渐向这个时间靠拢的。
EASY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月龄都有属于这个月龄的EASY。
但是E-A-S这三个内容的顺序不会变,不会变成E-S-A、也不会变成A-E-S。
03婴幼儿0-3个月的EASY作息安排模式在特雷西的书中,从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执行EASY的模式,宝宝清醒以后先吃,再玩一会,再睡觉。
但是实际上,月子里的宝宝几乎都是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因为吸吮能力比较弱,吃饱奶以后累的直接睡,所以很难做到E-A-S。
我的经验是:月子里的宝宝不必非得强求E-A-S,吃完直接睡着很正常。
但是我们依然要执行这个措施:
让宝宝吃奶的时候保持清醒,犯迷糊昏昏欲睡的时候移出nainai。
把宝宝放到床上,不要让宝宝含着nainai入睡。
即使宝宝清醒的时间很短,但也不能忽略“玩”这个内容。以下是0-3个宝宝的吃玩睡流程表:
0-1个月的宝宝的E-A-S
月子里的宝宝几乎只有吃奶和睡觉这两件事情,且清醒时间很短,有的妈妈是在家中请月嫂。
有的妈妈是住月子会所,所以对于月子里的宝宝强调EAS也没有多大意义。
新手父母和婴儿之间还需要磨合,不过我们依然能做到的一个程序是:
把握婴儿短暂清醒的时间,做一下和A有关的项目。
◆播放轻柔的音乐,给宝宝来个全身抚触按摩,促进一下宝宝的触觉发育。
从感统发育的角度来说,触觉发育是所有感觉发育的基础哦。
◆和宝宝说说话,微笑打招呼,增进一下亲子交流。
◆每做一件事情前,要知会宝宝一声,我们现在要洗澡啦,我们现在要吃奶啦,我们现在要睡觉啊等等,强化宝宝对程序的感知。
2-3个月宝宝的E-A-S
婴幼儿6周以后昼夜节律基本形成了,满月以后白天小睡基本上规律起来了,时间点相对比较固定。
小睡时间段大概为:8:30-10:00、11:30-13:00、14:30-16:00、17:30-18:10(黄昏觉不要睡超过40min)。
这个是标准的小睡作息时间,家长不必死抠时间起止,还是要结合自己宝宝的个体差异。
要注意每次小觉的时长,不能睡的太长,除了黄昏觉不超过40min以外,其他的小觉控制在2h之内。
清醒时间逐渐能够达到1-2小时,因此执行E-A-S是可行的。
下面这个表是参考活动安排,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情况调整安排:
宝宝睡醒来以后先吃奶,再玩,最后哄睡,可以做到吃睡分离。
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做吃睡分离,对于后期预防奶睡是很重要的步骤。
户外时间可根据宝宝的清醒时长来计划,原则上不超过清醒时长的三分之一即可,因为要预留运动、哄睡时间,还要避免在外面睡着。
比如,宝宝清醒时长是1.5h,那户外时间就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如果每天都按照这个模式安排,那么到宝宝2个月的时候,单次俯趴游戏时间应该能达到8-10分钟。
3个月的时候,单次俯趴游戏时间应该能达到15-20分钟,头颈力量增强。
到3个月的时候,宝宝翻身可以不需要家长扶着他的脖颈,竖抱的时候,头颈也能撑起来,不会向后仰。
这两个月的大运动发展会直接影响4个月翻身大运动睡眠倒退期的睡眠状况,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固定的睡前流程对于宝宝入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视觉、听觉等感官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入睡的干扰因素就会增加,任何一个新鲜事情都能刺激到宝宝不肯睡觉,这点在4个月后非常明显。
所以在宝宝清醒时候,要保证他的大运动练习、户外遛弯各种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进行到哪个步骤,只要宝宝发出睡眠信号立刻终止,马上哄睡,不要求必须完成每个步骤。
灵活调整,如果今天天气不好,没法户外,那户外的这个时间段就安排成俯趴或者翻身,充实起来。
【最后总结】
虽然看起来家长每天要做的步骤很多,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都是固定的操作重复循环,不复杂。
在宝宝清醒以后,坚持执行即可,每次大概就是10-15分钟左右,其实不算长。
只要你坚持这么做下去,你就会发现宝宝很有规律,你自己的时间也可以有计划的安排起来。
只有安排好了宝宝的作息流程,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程序育儿并不麻烦,而是给育儿减压。
发布于:陕西省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